首页|嵌入式系统|显示技术|模拟IC/电源|元件与制造|其他IC/制程|消费类电子|无线/通信|汽车电子|工业控制|医疗电子|测试测量
首页 > 分享下载 > 模拟IC/电源 > 晶振原理,硬件必备

晶振原理,硬件必备

资料介绍
晶振原理,硬件必备
晶振原理 (2008-07-09 10:37:27)

标签:电子 杂谈 分类:电子基础

无源晶体与有源晶振的区别、应用范围及用法:

1、无源晶体――无源晶体需要用 DSP 片内的振荡器,在 datasheet 上有建议的连接

方法。无源晶体没有电压的问题,信号电平是可变的,也就是说是根据起振电路来决

定的,同样的晶体可以适用于多种电压,可用于多种不同时钟信号电压要求的 DSP,

而且价格通常也较低,因此对于一般的应用如果条件许可建议用晶体,这尤其适合于

产品线丰富批量大的生产者。无源晶体相对于晶振而言其缺陷是信号质量较差,通常

需要精确匹配外围电路(用于信号匹配的电容、电感、电阻等),更换不同频率的晶

体时周边配置电路需要做相应的调整。建议采用精度较高的石英晶体,尽可能不要采

用精度低的陶瓷警惕。

2、有源晶振――有源晶振不需要 DSP 的内部振荡器,信号质量好,比较稳定,而且

连接方式相对简单(主要是做好电源滤波,通常使用一个电容和电感构成的 PI 型滤

波网络,输出端用一个小阻值的电阻过滤信号即可),不需要复杂的配置电路。有源

晶振通常的用法:一脚悬空,二脚接地,三脚接输出,四脚接电压。相对于无源晶体,

有源晶振的缺陷是其信号电平是固定的,需要选择好合适输出电平,灵活性较差,而

且价格高。对于时序要求敏感的应用,个人认为还是有源的晶振好,因为可以选用比

较精密的晶振,甚至是高档的温度补偿晶振。有些 DSP 内部没有起振电路,只能使用

有源的晶振,如 TI 的 6000 系列等。有源晶振相比于无源晶体通常体积较大,但现

在许多有源晶振是表贴的,体积和晶体相当,有的甚至比许多晶体还要小。

几点注意事项:

1、需要倍频的 DSP 需要配置好
晶振原理,硬件必备
本地下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