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嵌入式系统|显示技术|模拟IC/电源|元件与制造|其他IC/制程|消费类电子|无线/通信|汽车电子|工业控制|医疗电子|测试测量
首页 > 分享下载 > 常用文档 > UC3854的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工作原理与应用

UC3854的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工作原理与应用

资料介绍
电源管理

采用UC3854的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工作原理与应用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100031 路秋生
简介:
本文主要介绍了有源功率因数校正(APFC)的工作原理、电路分类。并对在国内得到广
泛应用的UC3854集成电路的典型应用电路、工作原理做了介绍、分析。

关键词: 功率因数(PF)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 乘法器 除法器
一. 功率因数校正原理
1.功率因数(PF)的定义
功率因数(PF)是指交流输入有功功率(P)与输入视在功率(S)的比值。即
[pic]
所以功率因数可以定义为输入电流失真系数([pic])与相移因数([pic])的乘积。
可见功率因数(PF)由电流失真系数([pic])和基波电压、基波电流相移因数([pic]
)决定。[pic]低,则表示用电电器设备的无功功率大,设备利用率低,导线、变压器绕
组损耗大。同时,[pic]值低,则表示输入电流谐波分量大,将造成输入电流波形畸变,
对电网造成污染,严重时,对三相四线制供电,还会造成中线电位偏移,致使用电电器
设备损坏。
由于常规整流装置常使用非线性器件(如可控硅、二极管),整流器件的导通角小于18
0o,从而产生大量谐波电流成份,而谐波电流成份不做功,只有基波电流成份做功。所
以相移因数([pic])和电流失真系数([pic])相比,输入电流失真系数([pic])对供
电线路功率因数(PF)的影响更大。
为了提高供电线路功率因数,保护用电设备,世界上许多国家和相关国际组织制定出相
应的技术标准,以限制谐波电流含量。如:IEC555-2, IEC61000-3-2,EN 60555-
2等标准,它们规定了允许产生的最大谐波电流。我国于1994年也颁布了《电能质量公用
电网
UC3854的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工作原理与应用
本地下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