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嵌入式系统|显示技术|模拟IC/电源|元件与制造|其他IC/制程|消费类电子|无线/通信|汽车电子|工业控制|医疗电子|测试测量
首页 > 分享下载 > 常用文档 > 漫谈失真

漫谈失真

资料介绍
嵌入式系统论文

漫谈失真
失真是一个令人害怕讨厌的词语,
大概是由于它的负面意义吧。一直以来,在电声产品上,失真都是一个重要的指针。
  
但对发烧友来说,失真的真正意义在哪?当一个讯号经过传输,或经过放大,理论上来
说要保持和原讯号完完全全不变是不可能的,故此,从技术的角度看,人们总希望它的
失真度越小越好。可是近年大部份资深发烧友都会同意,在听感上来说,失真度这指标
却不能有效地反映器材的好声程度。如方才说过,既然讯号经过传输或放大不能保持和
原讯号完完全全一样,其间一定出现一些变化,这变化是什么呢?大体不外乎“加多”和
“减少”。“减少”这概念较容易明白,就是原讯号在传输或放大过程中遗失了一些东西。

   
至于“加多”就有较复杂的内容了,简单来说,就是在传输或放大过程中,衍生出一些既
源于原讯号又有别于原讯号的东西。由于这些都是原来没有的,故也只能是失真的部份
内容。
   
在听感上,这类衍生物有时竟会有神奇的作用,譬如说,一些新增的谐波,明显起了像
味精的作用,喜欢的人会觉得加了声音更音乐化。又如话筒效应(microphonic)又提供了
一些发烧友用作调音的一种有效手段。甚至乎相移(Phase
Shift),这个一听起来都不像好东西的,也可以巧妙地被利用来美化音色。在录音过程
中加进激励效果使低音冲激力更大更结实,就是运用了相移这东西。于是有一派以最后
听音为取舍的,大叫失真无伤大雅,因为如果把失真换成“美化物”,或“味精”,相信人
们对之的抗拒会大为减少,而另一派主要是工程师,却大声说:“数字胜于雄辩”(numbe
rs don't lie)。
    这样的争论,旷日持久,究竟谁是谁非?
这里,我们先不用发烧友这概念,因为一般人可能会倾向于认为发烧友是一些走火入魔
的怪人,上面的争论会对什么人有最大的影响呢?答案是喜欢音响的人,这也就是英文
的Audiophile,音
漫谈失真
本地下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