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介绍
单片机资料
一、总线:
我们知道,一个电路总是由元器件通过电线连接而成的,在模拟电路中
,连连线并不成为一个问题,因为各器件间一般是串行关系,各器件之间的连线并不很
多,但计算机电路却不一样,它是以微处理器为核心,各器件都要与微处理器相连,各
器件之间的工作必须相互协调,所以就需要的连线就很多了,如果仍如同模拟电路一样
,在各微处理器和各器件间单独连线线,则线的数量将多得惊人,所以在微处理机中引
入了总线的概念,各个器件共同享用连线,所有器件的8根数据线全部接到8根公用的线
上,即相当于各个器件并联起来,但仅这样还不行,如果有两个器件同时送出数据,一
个为0,一个为1,那么,接收方接收到的究竟是什么呢?这种情况是是不允许的,所以
要通过控制线进行控制,使器件分时工作,任何时候只能有一个器件发送数据(可以有
多个器件同时接收)。器件的数据线也就被称为数据总线,器件所有的控制线被称为控
制总线。
在单片机内部或者外部存储器及其它器件中有存储单元,这些存储单元要被分配地址,
才能使用,分配地址当然也是以电信号的形式给出的,由于存储单元比较多,所以
,用于地址分的线也较多,这些线被称为地址总线。
二、数据、地址、指令:
之所以将这三者放在一起,是因为这三者的本质都是一样的─数字,或者说都是串‘0’和
‘1’组成的序列。换言之,地址、指令也都是数据
。指令由单片机芯片的设计者规定的一种数字,它与我们常用的指令助记符有着严格的
一一对应着,不可以由单片机的开发者更改。
地址:是寻找单片机内部、外部的存储
单元、输入输出口的依据,内部单元的地址值已由芯片设计者规定好,不可更改,外部
的单元可以由单片机开发者自行决定,但有一些地址单元是一定要有的(详见程序的执
行过程)。
数据:这是由微处理机处理的,在各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