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介绍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论文
论网络对社会的正负效应
【作者】罗海滢/蒋学刚
【作者简介】作者自注1998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哲学系,获哲学硕士学位。现在解放
军第一军医大学政治部政治探究室工作。——罗海滢
作者自注1996年9月考入中山大学信息科技学院攻读信息管理自动化硕士探究
生学位。——蒋学刚
作者单位:广州中山大学信息管理系
【正文】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的发展,电脑网络正以日益迅猛的速度进入人类
社会的各个角落。如何对网络科技发展所带来的物质层面上的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
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深层次变化作深刻的理解和清醒的熟悉,这不仅是当今人类所面
临的一大课题,也是社会科学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使命。
一、网络下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
1.网络使社会生产力空前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带来的是一场新的信息技术革
命。以信息技术为主的一大批相关技术,如微电子、激光、生物、空间、海洋工程等
技术以及新材料、新能源技术都在这一过程中获得巨大发展,进而使科学技术作为第
一生产力的地位比以往更为突出和重要,逐渐上升为一种独立的力量进入物质生产过
程,并成为决定性要素。而信息作为社会经济、科技赖以发展的重要资源,其开发使
用也因网络而变得更为轻易。在宏观上,网络使得国家经济决策建立在及时、准确和
科学的信息基础上,使国民经济总体水平得以大幅度提高。近年,西方各国经济普遍
陷入衰退,在低增长或零增长甚至负增长上徘徊不前。如在美国经济长期处于低增长
情况下,公众要求振兴经济的呼声越来越高,1993年克林顿上台后提出了“信息高速
公路计划”,大力投资于以信息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为中心的电信业、信息服务业
,通过发展信息产业来拯救美国经济。巨大的投资换回不菲的收益。1997年第二季度
美国公司在互联网上的Web广告收入就比第一季度增长83%。而为数众多的网络产品生
产企业已构成美国的支柱产业,并成为美国保持其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