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出现Over Sampling技术的那几年,专业级的数字/模拟转换器的价位是那么地高不可攀;最近几年随着IC制程技术的进步,如果一部几千元的CD player连最简单的四倍Over Sampling都没有,似乎有点说不过去,除了CD/LD的译码器之外,Over Sampling也是THX、AC-3、MPEG2的基本技术之一。老朽会拿EAD-DSP系列(为美国Enlightened Audio Designs公司所生产)来举例说明乃是因为它们采用了日本Nippon(SEIKO)公司所生产的DSP 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C)NPC-SM5813(这一颗IC与Burr-Brown公司之DF-1700规格相同,目前有多家产品采用这一颗IC搭配Burr-Brown之PCM63PK之D/A converter。例如国产的雅瑟音响之DA20ST即采用了与EAD-DSP7000几乎完全相同之关键零组件),这一颗IC可以说是目前市面上所能看到之Over Sampling ASIC之代表作,也就是说它们都采用了相同的数学(算法)架构。在这里顺便提一下,在准备本文之前,蒲总编曾经向我提及Crystal公司的CS-4303、CS-4328、……一系列的IC,希望我能写一系列的文章来谈这一系列用于Multichannels Audio System与广泛用途之Over Sampling与D/A converter IC。其实Crystal这一系列IC的算法架构与NPC-SM5813并没有甚么不同,只是基于成本的考量与音质的需求不太高的情况下,才将OverSampling与D/A converter做在一起。当然,它们内部所用的数字滤波器长度也没那么长(这意味着计算结果的准确度亦较差),而且其D/A converter也采用了较廉价的△-Σ(念Delta-Sigma)架构,也就是俗称的one-bit或bit-stream。至于NPC-SM5813或DF-1700没有将D/A converter合并成一颗IC是为了Hi-End的考量,使其能搭配Burr-Brown的PCM63PK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