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嵌入式系统|显示技术|模拟IC/电源|元件与制造|其他IC/制程|消费类电子|无线/通信|汽车电子|工业控制|医疗电子|测试测量
首页 > 分享下载 > 常用文档 > PIC16F87X快速上手

PIC16F87X快速上手

资料介绍

书 名 PIC16F87X 快速上手
作 者 何信龙 李雪银
出 版 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书 号 900637-27-3
丛 书 工控与电子精品图书
系 列 书 计算机原理与硬件技术――单片机
责任编辑 开本 16
出版时间 2001年12月 字数 380千字
装 帧 平装 印张 16.75
带 盘 光盘 页数 249

PIC16F87X 快速上手 内容提要


PIC16F87X系列单片机是美国Microchip公司最新推出的中档8位单片机,是其第二代具有FLASH程序存储器的产品,并且内置ICD功能,支持在线串行编程,同时也与其他型号的单片机保持了良好的兼容性。《PIC16F87X 快速上手》着重介绍了PIC16F87X单片机的硬件结构和软件指令,并结合程序实例加以说明:时也介绍了MPASM汇编语言,以及PIC16F87X所支持的MPLAB-ICD系统开发软件。《PIC16F87X 快速上手》可以作为单片机开发和学习的一本很好的参考用书。




PIC16F87X 快速上手 目录

第1章 PIC16F87X简介
1.1 PICmicro(TM)系列单片机介绍
1.1.1 PIC12CXXX系列
1.1.2 PIC16C5X系列
1.1.3 PIC16CXXX系列
1.1.4 PIC17CXXX系列
1.1.5 PIC18CXXX系列
1.2 Why PIC16F87X?
1.3 PIC16F87X介绍
1.4 PIC16F87X摘要说明
1.4.1 PIC16F87X微处理器的核心特点
1.4.2 PIC16F87X外围特点
1.5 PIC16F87X与PIC16C7X的差异
1.6 注解说明
1.7 PIC单片机PART NUMBER说明
1.8 Microchip CD ROM
第2章 PIC16F87X单片机结构
2.1 PIC16F87X核心结构
2.2 单片机的振荡时钟
2.3 指令周期与指令流程
2.4 PIC16F87X内部功能结构
2.5 引脚功能描述
第3章 存储器结构
3.1 前言
3.2 PIC16F87X的程序存储器
3.3 PIC16F87X的数据存储器
3.4 Data EEPROM和Flash ROM
3.4.1 EEPROM简介
3.4.2 Data EEPROM和Flash ROM简介
3.4.3 EEPROM的读取
3.4.4 EEPROM的写入
3.4.5 Flash ROM的读取
3.4.6 Flash ROM的写入
3.4.7 EEPROM和Flash ROM的保护机制
第4章 单片机核心探讨
4.1 算术逻辑单元与工作寄存器
4.2 状态寄存器
4.3 程序计数器
4.4 堆栈
4.5 直接寻址与间接寻址
4.6 选择寄存器
4.7 中断
4.7.1 PIC16F87X的中断
4.7.2 中断程序的开始与结束
4.7.3 中断相关寄存器
4.8 看门狗定时器
4.9 电源控制寄存器
4.10 单片机的复位
4.10.1 上电复位
4.10.2 内部掉电复位
4.10.3 WDT与外部引脚低电平复位
4.10.4 单片机开启程序
4.10.5 复位后的寄存器状态
4.11 休眠模式
4.12 配置字以及单片机的标示与保护
第5章 输入输出端口
5.1 输入输出端口简介
5.2 PORTA端口
5.3 PORTB端口
5.4 PORTC端口
5.5 PORTD端口
5.6 PORTE端口
5.7 并行从动端口
第6章 定时器模块与CCP模块
6.1 定时器模块介绍
6.1.1 TIMER0
6.1.2 TIMER1
6.1.3 TIMER2
6.2 CCP模块介绍
6.2.1 捕捉功能
6.2.2 比较功能
6.2.3 PWM功能
第7章 模拟数字转换器模块
7.1 A/D转换器模块
7.2 A/D转换模块的使用
7.3 A/D转换原理
7.3.1 A/D转换采样
7.3.2 A/D时钟选取
7.3.3 A/D分辨率与速度的选择
7.3.4 A/D转换流程
7.4 A/D转换模块的特性
7.4.1 休眠模式下的A/D转换
7.4.2 CCP模块与A/D转换的搭配
7.4.3 A/D转换模块的复位
7.4.4 A/D转换的传递函数
第8章 同步串行端口模块
8.1 PIC16F87X的串行通信模块
8.2 SPI串行通信模块
8.2.1 SPI工作方式下的相关寄存器
8.2.2 SPI方式工作原理
8.2.3 SPI主控方式
8.2.4 SPI从动方式
8.3 I(平方)C串行通信方式
8.3.1 I(平方)C串行通信方式简介
8.3.2 I(平方)C总线的通信协议
8.3.3 I(平方)C方式下相关寄存器
8.3.4 I(平方)C从动方式
8.3.5 I(平方)C的通用地址寻址
8.3.6 I(平方)C主控方式简介
8.3.7 I(平方)C主控发送方式
8.3.8 I(平方)C主控接收方式
8.3.9 I(平方)C主控方式启动位的时序
8.3.10 I(平方)C主控方式重启动位的时序
8.3.11 I(平方)C主控方式停止位的时序
8.3.12 I(平方)C主控方式应答信号位的时序
8.3.13 多主机方式下应考虑的因素
第9章 通用同步异步接收发送器模块
9.1 USART串行通信模块
9.2 USART模块相关寄存器
9.3 USART中的波特率发生器
9.4 USART的异步工作方式
9.4.1 USART的异步发送方式
9.4.2 USART的异步接收方式
9.4.3 USART异步接收方式的寻址应用
9.5 USART的同步工作方式
9.5.1 USART的同步主控发送方式
9.5.2 USART的同步主控接收方式
9.5.3 USART的同步从动发送方式
9.5.4 USART的同步从动接收方式
第10章 PIC16F87X指令集
10.1 PIC16F87X的指令
10.1.1 字节操作指令
10.1.2 位操作指令
10.1.3 立即数操作与控制操作指令
10.2 PIC16F87X指令集说明
第11章 MPASM汇编语言
11.1 C语言与汇编语言
11.2 汇编语言编译器
11.3 MPASM的环境与使用
11.4 MPASM的伪指令
11.5 头文件
11.6 MPASM的宏指令
第12章 MPLAB-ICD
12.1 MPLAB-ICD简介
12.2 MPLAB-ICD开发工具套件
12.2.1 MPLAB-ICD硬件
12.2.2 MPLAB-ICD软件
12.3 MPLAB-IDE简介
12.4 MPLAB-IDE的安装
12.5 开始使用MPLAB
12.5.1 工作环境的设定
12.5.2 MPLAB-ICD的设置
12.6 MPLAB项目文件
12.6.1 项目文件的建立
12.6.2 项目文件的编译
12.6.3 MPLAB环境设定
12.7 在MPLAB中进行程序调试
12.7.1 MPLAB的程序仿真环境
12.7.2 MPLAB的程序调试
12.7.3 简单的测试程序
12.7.4 MPLAB的程序调试
12.7.5 MPLAB的其他选项

标签:书籍嵌入式
PIC16F87X快速上手
本地下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