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嵌入式系统|显示技术|模拟IC/电源|元件与制造|其他IC/制程|消费类电子|无线/通信|汽车电子|工业控制|医疗电子|测试测量
首页 > 分享下载 > 消费类电子 > WCDMA关键技术

WCDMA关键技术

资料介绍
03 WCDMA关键技术 WCDMA系统基本原理

第三章 WCDMA关键技术

3.4.2

Turbo码
逼近 Shannon极限是编码领域的主要努力方向, Turbo码是领域里具有里程杯 意义的创新。Berrou, Glavieux和Thitimajshima在1993年首次提出了Turbo码, 这标志着继1982年 Ungerboeck提出的格状编码后最重大的突破。格状编码在 带限信道情况下能够比较接近Shannon极限,而 Turbo码则在深空通信、卫星 通信等非带限信道上有突出的表现。理论仿真表明,在 Eb/N0 为 0.7dB的 AWGN信道上,1/2码率的Turbo码的误比特率为10-5。 Turbo编码由两个或以上的基本编码器通过一个或以上交织器并行级联构成, 如图3-13。Turbo码的原理是基于对传统级联码的算法和结构上的修正,内交 织器的引入使得迭代解码的正反馈得到了很好的消除。Turbo的迭代解码算法 包括SOVA(软输出Viterbi算法)、MAP(最大后验概率算法)等。由于 MAP算法的每一次迭代性能的提高都优于Viterbi算法,因此MAP算法的迭代译
码器可以获得更大的编码增益。实际实现的MAP算法是Log-MAP算法,它将MAP算法置 于对数域中进行计算,减少了计算量。下面我们从 MAP算法原理入手来介绍Turbo码的译 码技术。
输入mt 卷积编码器1 交织器 卷积编码器2

打孔复用

输出y t

图3-13 Turbo编码器

1. MAP算法 MAP 算 法 是 Bahl 、 Cocke 、 Jelinek 和 Raviv 于 1974 年 提 出 的 。 该 算 法 基 于 Chang和 Hancock于 1966年提出的去除码间干扰的算法,是按符号来计算最大 后验概率的算法。该算法根据接收的整个序列 R对每个传输符号计算它的
标签:WCDMA关键技术
WCDMA关键技术
本地下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