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嵌入式系统|显示技术|模拟IC/电源|元件与制造|其他IC/制程|消费类电子|无线/通信|汽车电子|工业控制|医疗电子|测试测量
首页 > 分享下载 > 通信电路 > 北邮 课件\上册讲稿(杨鸿文)\LN22-061130.pdf

北邮 课件\上册讲稿(杨鸿文)\LN22-061130.pdf

资料介绍
北邮 课件\上册讲稿(杨鸿文)\LN22-061130.pdf
Lecture Notes for 04116~04118 #22 2006/11/30



部分响应系统

一 思考
1
要想没有 ISI,最小带宽只能是 ,并且这是不能实现的。要想能够实现,而且频带
2Ts
利用率还能达到 2Baud/Hz=2log 2 M b/s/Hz ,必然有 ISI。那么,为什么非得无 ISI 呢?我
们先前的逻辑是:ISI 是一种随机干扰,它的存在将使误码率严重恶化,所以不希望有 ISI。
DFE(判决反馈均衡)的经验使我们认识到,如果码间干扰具有简单已知的规则,就可
以将其消除,从而不成为干扰。于是,我们可以考虑这样做:故意引入规则简单的 ISI,于
是系统就能达到 Nyquist 极限而且还是可实现的,再用 DFE 搞定这个 ISI。这就是部分响应
系统的基本思想。

二 基本设想




Fig. 1 部分响应系统的设想

图中的相关编码有意引入 ISI,使得 A 点到 B 点的总体响应成为式(5.8.5)和式(5.8.6),
它是可实现的,频带利用率达到了 2bps/Hz。对于所存在的 ISI,收端用 DFE 抵消干扰。

三 预编码
按 Fig. 1 设计时,B 点样值是
yk = ak + ak 1 + γ k
其中的 γ k 是噪声
标签:北邮通信原理
北邮 课件\上册讲稿(杨鸿文)\LN22-061130.pdf
本地下载

评论